创作中心
反馈咨询
欢迎添加微信!
微信号:z_gqing
微信二维码:

神经生物学

1 神经生物学基础 1.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.1.1 脑的解剖学和组织学 1.1.2 神经元和突触 1.1.3 神经传导和神经递质 1.2 神经系统的发展和老化 1.2.1 神经发生与发育 1.2.2 神经退行性疾病 1.3 行为和认知神经科学 1.3.1 感觉和知觉 1.3.2 注意力、记忆和学习 1.3.3 语言和思维 1.4 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 1.4.1 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 1.4.2 神经系统损伤和康复 2 神经细胞生物学 2.1 神经元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2.1.1 神经元分类和功能 2.1.2 神经元电生理学 2.2 突触传递和可塑性 2.2.1 突触传递的基本原理 2.2.2 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 2.3 神经信号转导 2.3.1 受体和离子通道 2.3.2 信号转导通路 2.4 神经元死亡和再生 2.4.1 神经元凋亡和坏死 2.4.2 神经干细胞和神经修复 3 神经系统功能模块 3.1 神经元网络和环路 3.1.1 网络结构和动力学 3.1.2 微环路和大环路 3.2 神经调节和控制 3.2.1 自主神经系统 3.2.2 内分泌系统
首页 教程 神经生物学 突触传递的基本原理
突触传递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,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: 1. 神经冲动(动作电位)到达轴突末梢,触发钙离子通道开放,使得钙离子进入细胞内。 2. 钙离子的流入促使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,并与之融合,释放出其中的神经递质。这个过程被称为胞吐作用。 3. 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,并与特异性的受体结合。 4.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引发了一系列生化反应,最终导致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道状态发生改变。如果是兴奋性神经递质,将使钠离子或钾离子通道开放,产生局部电位;如果是抑制性神经递质,将使氯离子通道开放,产生超极化电位。 5. 如果多个兴奋性神经递质同时作用于同一个突触后膜,或者一个兴奋性神经递质产生的局部电位足够大,就会在突触后膜上引发一个新的动作电位,即所谓的阈值刺激。 6. 神经递质的作用完成后,会被相应的酶分解或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,以保证神经信号的准确传递。 这就是突触传递的基本原理,它是神经系统实现信息处理和整合的基础。

官方微信
点击收藏 编辑日记
木牛零码 Newmer生信 公司产品 意见反馈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招合伙-招聘-兼职
Copyright © 2021-2024 上海牛马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 2022007390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