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作中心
反馈咨询
欢迎添加微信!
微信号: ngplot
微信二维码:

血液学

1 血液基础知识 1.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.2 血液系统的发育和演变 1.3 血液中的细胞成分:红细胞、白细胞、血小板 1.4 血液中的非细胞成分:血浆、凝血因子等 2 血液疾病概述 2.1 血液疾病的分类和特点 2.2 血液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步骤 2.3 血液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手段 3 红细胞疾病 3.1 缺铁性贫血 3.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.3 地中海贫血 3.4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3.5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 白细胞疾病 4.1 白血病 4.1.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.1.2 急性髓系白血病 4.1.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4.1.4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.2 淋巴瘤 4.3 多发性骨髓瘤 4.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5 凝血与出血性疾病 5.1 血友病 5.2 维生素K缺乏症 5.3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.4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6 血液肿瘤学 6.1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6.2 肿瘤的分类和分期 6.3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7 输血医学 7.1 血型和交叉配血 7.2 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 7.3 输血并发症及防治 8 实验血液学 8.1 血液常规检查 8.2 血液涂片和染色技术 8.3 骨髓穿刺和活检技术 8.4 其他血液实验室检测技术 9 血液病理学 9.1 血液病理学的基本概念 9.2 血液疾病的病理变化 9.3 血液疾病的病理诊断 10 血液临床实践 10.1 血液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10.2 血液疾病的治疗策略和方案 10.3 血液疾病的预后和随访
首页 教程 血液学 维生素K缺乏症
维生素K缺乏症是一种由于体内维生素K不足或吸收不良所导致的疾病。维生素K是人体内凝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素,它参与合成多种凝血因子,如凝血酶原、IX因子和X因子等。 维生素K主要存在于绿色蔬菜、豆类、肉类、蛋黄等食物中,同时也由肠道菌群产生一部分。因此,长期饮食不均衡、消化系统疾病、抗生素过度使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维生素K缺乏。 维生素K缺乏症的主要症状是出血,包括皮下瘀血、鼻出血、牙龈出血、月经过多等。严重的维生素K缺乏可以导致颅内出血,威胁生命。新生儿和婴儿由于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,自身不能生成足够的维生素K,因此出生后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K以防止出血。 治疗维生素K缺乏症主要是补充维生素K。轻度缺乏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,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摄入来改善。严重缺乏则需要口服或者注射维生素K制剂。对于新生儿,通常在出生后立即给予维生素K预防性补充。

官方微信
点击收藏 编辑日记
NewMer首页 数据挖掘 NGplot科研绘图
Copyright © 2021-2025 上海牛马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 2022007390号-2